探秘江南造物馆:一场穿越时空的江南绮梦

标签:
江南造物馆

一踏入江南造物馆,1649 平方米的宽敞展厅让人眼前一亮,挑高中庭气势恢宏,阳光透过玻璃倾泻而下,洒在古朴的展品上,宛如为它们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 。沿着约 30 米的外光廊道漫步,不仅能欣赏到户外的城市景观,更奇妙的是,仿佛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织碰撞。作为东馆唯一引入自然光线并可观赏户外景观的文物展厅,它的独特之处不言而喻,这种与自然相融的设计,为观展增添了别样的情趣。

1 (1).jpg

第一板块 “千里同风:斯土斯民的造物” 中的 “美服佳器” 和 “安居乐俗” 单元,展示的是与江南人民日常生活和风俗节庆息息相关的工艺品,从精美的服饰到实用的器具,从节庆的装饰到日常的摆件,每一件都承载着江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就像那色彩绚丽的剪纸,每逢佳节,它们便贴在窗户上,为江南的街巷增添一抹喜庆;还有那造型精美的灯彩,在夜晚亮起,映照出江南水乡的梦幻与浪漫 。

1 (2).jpg

第二板块 “君子尚雅:阳春白雪的工艺” 包含 “文房焕彩” 和 “人器相辉” 单元,聚焦于江南文房器物和手工艺名家的杰作。走进这个区域,仿佛踏入了古代文人的书房,笔墨纸砚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精美的古琴静静伫立,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些手工艺名家的作品,更是巧夺天工,每一道纹理、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

1 (3).jpg

第三板块 “天下传颂:江南造物的精神” 里的 “卓越之境” 和 “海纳之容” 单元,通过文物和现当代工艺美术作品揭示江南工艺造物的非凡特质与创造模式。从古老的文物中,我们能看到江南工艺的传承与坚守;而现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则展现了江南工艺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它们相互辉映,彰显出江南工艺造物的强大生命力 。

1 (4).jpg

在 “千里同风:斯土斯民的造物” 板块,那些与江南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展品,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明代满地黄梅朵花纹丝布夹袍,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它的经线为丝质,纬线为棉质,这种独特的材质融合了丝与棉的优点。丝布纹样鲜丽,散发着丝质的温润光泽,而穿着时又因棉的特性吸湿透气,让人倍感舒适。想象一下,几百年前的江南人穿着这样的夹袍,行走在江南的街巷,那是怎样一种惬意与自在。这件夹袍不仅是一件衣物,更是江南人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体现,他们在日常的穿着中,也不忘将实用性与美观性完美结合 。

还有那清 代灰蓝缎地苏绣仕女图挽袖,一对挽袖片,面料为月白色缎,彩绣着一组人物图。整个挽袖片色彩清丽明快,人物神情惟妙惟肖,苏绣针法工整饱满。一组诗句绣在上面,仿佛能让人看到一位满腹诗书的女子,轻轻挽起袖口,那挽袖上的刺绣和诗句,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诗意与文雅 。再看那明 代双鱼纹银盘,银盘上的双鱼图案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在江南的餐桌上,这样的银盘盛放着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细腻的工艺,装点着江南人的生活,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种享受 。

这些展品,从服饰到器具,从日常用品到节庆装饰,它们或许不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但它们却是江南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出江南人在平凡生活中对美的执着追求,对生活品质的不懈提升。它们让我们看到,江南人的生活,充满了精致与细腻,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 。

1 (5).jpg

踏入 “君子尚雅:阳春白雪的工艺” 板块,就如同走进了古代江南文人的精神世界。这里的笔墨纸砚、古琴等展品,承载着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趣,弥漫着浓浓的诗意与文雅。

一方端砚,静静地躺在展台上,它的质地细腻温润,纹理清晰自然,砚台上的雕刻精美绝伦,或为山水,或为花鸟,或为诗词,每一处雕刻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和文人的情思。古人云:“文人有砚,正如美人之有镜。” 这方砚台,是文人创作的挚友,在墨香与纸香之间,文人挥毫泼墨,抒发着自己的豪情壮志、喜怒哀乐 。

旁边的古琴,更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的琴身线条流畅,造型古朴典雅,轻轻拨动琴弦,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琴音在展厅中回荡。古琴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挚爱,它承载着文人的精神寄托和审美理想。从伯牙子期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到嵇康的 “广陵散绝”,古琴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人的情感世界。在江南的庭院中,在明月高悬的夜晚,文人雅士们抚琴而歌,以琴会友,琴音与月光、花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

还有那些精美的笔墨纸,它们是文人创作的工具,也是艺术的载体。毛笔的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起来流畅自如;墨汁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书写在纸上,字迹清晰而富有韵味;纸张洁白如雪,质地柔韧,能够完美地呈现出笔墨的韵味。这些笔墨纸砚,见证了江南文人的才华与风采,他们用这些工具,书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为江南文化增添了璀璨的光芒 。

1 (6).jpg

在 “天下传颂:江南造物的精神” 板块,现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展现出江南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一件现代的苏绣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它在传统苏绣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元素。绣品的图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而是大胆地采用了现代的抽象图案和色彩搭配,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针法上也进行了创新,在保留传统针法的同时,结合了现代的刺绣技法,使绣品更加生动立体,富有层次感 。

还有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的陶瓷作品,在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对材质、造型和装饰进行了创新。陶瓷的质地更加细腻,造型更加简洁流畅,装饰更加富有创意。通过激光雕刻、3D 打印等现代技术,将传统的江南文化元素,如园林、水乡、诗词等,巧妙地融入到陶瓷作品中,使古老的陶瓷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这些现当代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传承了江南传统工艺的精髓,更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它们让我们看到,江南的传统工艺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睡,而是在当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继续绽放着迷人的光彩 。

1 (7).jpg

江南造物馆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展示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天地,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江南文化亲密接触,触摸江南的温度,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闻香区,摆放着各种古代香材,凑近轻轻一闻,那淡雅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江南文人的书房之中。他们在袅袅香烟中,吟诗作画,畅谈人生,那份闲适与优雅,随着香气传递到观众的心中 。不同的香材有着不同的香气,有的清幽淡雅,如清晨的露珠,散发着自然的气息;有的浓郁醇厚,如陈酿的美酒,让人陶醉其中。每一种香气都承载着江南的历史与文化,让观众在嗅觉的体验中,领略到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

而歙石触摸台则给观众带来了触觉上的独特体验。上手摸一摸歙石,那细腻温润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歙石是制作砚台的上等材料,它的质地坚实细腻,发墨如油,不损笔毫。通过触摸歙石,观众可以感受到古代工匠对材料的精心挑选和对工艺的执着追求。想象着古代文人用歙石砚台研磨墨汁,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幅传世佳作,那是一种怎样的艺术享受 。

这些互动体验区,让观众不再是展览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通过亲身感受香材的味道和歙石的手感,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江南文化的内涵,增强对展品的感知,拉近与江南文化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江南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也不再是展柜里的文物,而是一种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真实存在,它以一种生动的方式走进观众的内心,让观众对江南文化产生更深的热爱和敬意 。

1 (8).jpg

走出江南造物馆,我的心中满是对江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在这里,我看到了江南人民的智慧与匠心,感受到了江南生活的精致与诗意,领略到了江南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

江南造物馆就像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得以窥探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古老的江南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它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场所,更是文化的传承之地,精神的寄托之所 。

Related cases

相关案例

持续发展,打造“更具价值”品牌交流中心

商务
咨询
0512-816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