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海钱学森图书馆:走进科学巨匠的传奇世界

标签:
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图书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教授挂帅设计,建筑整体采用 “大地情怀、石破天惊” 的设计理念 ,将钱学森先生的精神与经历融入到了每一处细节之中。

从远处眺望,图书馆恰似戈壁滩中的风蚀岩,方正而质朴。这种独特的外形设计,寓意着钱学森先生扎根祖国大地的深厚情怀,无论身处何方,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的发展 ,展现出他对祖国母亲的拳拳赤子之心。建筑下小上大,简洁有力,正是钱老奉献一生的戈壁中风蚀岩意象的抽象表达。

当你走近图书馆,会发现面向华山路的赭红色外墙上,隐约可见钱学森浅笑的脸庞。这一巧妙的设计,仿佛钱老正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这片土地,见证着祖国的日益繁荣。而透过建筑开合处的玻璃幕墙,从外部便能看见矗立于圆厅的导弹实体,这一设计则寓意着钱学森先生在 “两弹一星” 事业上取得的 “石破天惊” 的伟大成就 ,那是他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铸就的坚实国防盾牌,也是他对国家和民族的不朽贡献。

图书馆外广场由 “钱学森说” 语录墙和 “足迹” 钱学森生平大事记组成。“钱学森说” 展示了钱学森经典语录,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钱老的谆谆教诲,感受到他对科学、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 “足迹” 则用钱学森曾经在基地工作时穿着的雪地靴,拓印出他人生中 24 个重要时间节点,引领着观众循着先人的脚步,走进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

1 (1).jpeg.jpg

钱学森图书馆的基本陈列以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为主题,分为四个展厅,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钱学森先生光辉的一生和卓越的成就 。

在这个展厅里,你将看到钱学森先生投身航天事业的关键事件和伟大成就,仿佛穿越时空,见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956 年,钱学森先生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份意见书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熊熊烈火 。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 —— 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此后,钱学森先生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 ——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向辉煌。

1 (2).jpeg.jpg

展厅中重点展示了钱学森先生参与 “两弹一星” 研制的过程和成果 。在 “两弹一星” 的研制过程中,钱学森先生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还受到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打压 。然而,钱学森先生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带领科研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亲自参与导弹的设计、试验和发射工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了导弹的性能和质量 。在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他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钱学森先生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当卫星在太空中播放着《东方红》的乐曲时,整个中国都为之沸腾,全世界也为之瞩目 。钱学森先生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尊严,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

1 (3).jpeg.jpg

钱学森先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更是一位在科学技术前沿不断探索的开拓者 。他在多个科技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创新思想,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先生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 。他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为航空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他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解决跨声速飞行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航空技术的进步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先生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 。他在 40 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飞机的起飞性能和安全性 。1949 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这些超前的设想为未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62 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这一概念为后来的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

1 (4).jpeg.jpg

钱学森先生对系统工程理论的贡献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他花费很大精力,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系统研究和系统实践的进展和发展态势,从系统角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系结构,构建系统科学体系 。他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强调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系统的最优设计和运行 。这一理论不仅在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还被推广到其他领域,如国防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等,为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他还提出了总体设计部思想、开放复杂巨系统、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等一系列前瞻性理论或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 (5).jpeg.jpg

在钱学森图书馆的展厅中,通过一件件展品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钱学森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品德 。

钱学森先生始终将祖国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报效祖国,他不惜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20 世纪 40 年代,钱学森先生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他拥有优厚的待遇、舒适的生活和先进的科研条件 。然而,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 。他的这一决定引起了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美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手段阻挠他回国,甚至对他进行了非法监禁和迫害 。在被软禁的五年里,钱学森先生始终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他想尽一切办法与美方进行斗争,争取回国的权利 。最终,在多方的努力下,他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他的回国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从未改变 。这种坚定的爱国情怀,成为了他一生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

回国后,钱学森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了实现中国的航天梦想,他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在 “两弹一星” 的研制过程中,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与科研人员们一起并肩作战 。他经常深入到试验现场,亲自指导工作,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确保了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 。他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经常废寝忘食,但他从未有过怨言 。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上,为了国家的利益,他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 。

1 (6).jpeg.jpg

钱学森先生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他的科研方法、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

在科研方法上,钱学森先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他在研究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的推导和论证,还非常重视实践的检验和应用 。他亲自参与导弹、卫星等的研制和试验工作,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他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就是将系统思维应用于科研实践的典范 。他认为,在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 。他还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他自己就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典范,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

1 (7).jpeg.jpg

钱学森先生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他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在 “两弹一星” 的研制过程中,他担任技术总负责人,负责组织和领导整个科研团队 。他深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从年轻一代中选拔优秀的科研人员,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他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在他的领导下,科研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功地完成了 “两弹一星” 的研制任务 。

钱学森先生还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战略 。他在回国后,就积极参与中国的科技规划和战略制定工作,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出谋划策 。他提出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他还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 。他对系统工程理论的研究和推广,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

1 (8).jpeg.jpg

钱学森图书馆,它承载着钱学森先生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名利的淡泊,对人才的悉心培养 。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

在当今时代,钱学森精神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传承钱学森先生的爱国精神,能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他的创新精神,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秉持他的奉献精神,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守初心,不为名利所动,默默付出,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

Related cases

相关案例

持续发展,打造“更具价值”品牌交流中心

商务
咨询
0512-816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