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海滨城市,市北区杭州路 16 号,静静伫立着一座见证时代变迁的殿堂 —— 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 。它的前身是声名赫赫的四方机厂,自 1900 年创立以来,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承载着青岛乃至中国工业发展的厚重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工业文化瑰宝。
四方机厂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从动荡岁月里艰难起步,在列强的压迫与战火的纷飞中顽强求生,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再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创新,直至今日引领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它见证了中国铁路从 “万国机车” 的混乱局面,一步步走向自主创新、引领全球的辉煌历程,每一个脚印都深深烙印在中国工业发展的脉络之上。
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的诞生,是对这份珍贵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它将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建筑与前沿的文化展示内容相融合,在保留四方机厂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古老的工业文化重焕生机。踏入馆内,仿佛步入一条时光隧道,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汇,传统与创新相互碰撞,让人不禁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历程心生敬畏与赞叹,也迫不及待想要深入探寻馆内每一处角落,揭开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踏入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丰富多元的展区布局令人眼前一亮,馆内精心划分的四大展区,宛如四条交织的时光脉络,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了中车四方的发展历程 ,带领参观者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沧桑巨变。
动荡岁月・曙光初绽:此展区将视角拉回到 1900 年,彼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四方机厂在列强的压迫下艰难创立。泛黄的老照片悬挂在墙壁上,记录着建厂初期简陋的厂房、辛勤劳作的工人,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陈旧的工具静静陈列在展柜中,它们曾是工人们手中的 “武器”,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四方机厂的起步贡献着力量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与实物,生动再现了四方机厂在困境中顽强求生、艰难发展的岁月,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早期中国铁路工业开拓者们的坚韧与执着,也让那一抹在黑暗中艰难亮起的曙光显得尤为珍贵。
奔腾年代・汽笛长鸣:当新中国成立的曙光洒遍大地,四方机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 “奔腾年代・汽笛长鸣” 展区,一座巨大的蒸汽机车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它仿佛正喷薄着蒸汽,发出雄浑的汽笛声,象征着那个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岁月。展区内,一幅幅展示四方机厂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图片依次排开:参与重要铁路干线的机车供应,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不断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制造出的各种型号机车,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逼真的场景还原,让参观者仿若置身于当年的生产车间,目睹工人们干劲十足、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深切感受到四方机厂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国铁路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那个时代中国工业蓬勃发展的磅礴气势。
奋进征程・追风之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也为四方机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奋进征程・追风之旅” 展区聚焦于这一时期,借助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为参观者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科技盛宴。在互动屏幕前,人们可以亲手操作,体验高铁从设计图纸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车组装的全过程,仿佛化身为高铁制造的参与者,亲眼见证一列列高铁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从无到有、拔地而起。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参观者还能 “乘坐” 虚拟高铁,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领略沿途的壮丽风景,深刻体会到中国高铁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技术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崭新纪元・复兴逐梦:步入 “崭新纪元・复兴逐梦” 展区,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希望与辉煌的未来世界。这里展示着中车四方在新时代取得的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模型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其流线型的车身、先进的智能设备,彰显着中国高铁的顶尖技术水平。一幅幅展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图片与地图,展示着中国高铁作为 “国家名片”,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壮丽篇章: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铁路建设项目,为世界各国提供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在这个展区,人们不仅能看到中车四方的辉煌成就,更能感受到中国高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注入的强大动力,以及中国在全球轨道交通领域引领潮流、担当重任的大国风范。
除了丰富的展区内容,馆内的特色展品更是令人瞩目,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
一台蒸汽机车历史原件庄重地陈列在展馆中央,它满身斑驳的锈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作为早期铁路运输的主力,蒸汽机车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起步到初步发展的艰辛历程。从它庞大而坚实的身躯上,人们能想象到当年它喷云吐雾、牵引着列车在铁轨上隆隆前行的壮观场景,它是中国铁路工业发展初期的象征,承载着无数铁路人的奋斗与梦想 。
一旁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模型则代表着中国铁路的现代成就,它以精致的工艺和逼真的细节,展示着中国高铁的先进技术和卓越品质。复兴号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通过这个模型,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复兴号的外观设计、内部设施,了解其先进的技术原理和智能化功能,感受中国高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以及中国铁路行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坚定步伐。
还有那些散落在各个展区的工具、零件、文件等展品,虽然看似平凡,却同样意义非凡。一把把陈旧的扳手、钳子,曾是工人师傅们手中的得力工具,参与了无数次机车的维修与制造;一张张泛黄的设计图纸,凝聚着工程师们的智慧与心血,记录了中国铁路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份份珍贵的文件,见证了四方机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决策和发展历程 。这些展品虽小,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中国铁路发展的完整脉络,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铁路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见证。
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与影视行业的跨界联动,为工业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期间,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推出了华表奖主题系列活动,以 “轨・迹” 为脉络,开启了一场工业文明与艺术美学的沉浸式对话。
在 “轨・迹” 主题展中,百年机车文物与华表奖元素交相辉映。从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蒸汽机车历史原件,到象征现代科技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模型,展品完整串联起中国铁路百年发展的壮阔脉络 。与此同时,影视海报、道具等巧妙融入场景布置,让 “中国速度” 与 “光影魅力” 激情碰撞。观众在参观珍贵机车文物,感受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之中,生动诠释了工业文明与文化艺术共生共荣的美妙图景 。
场馆内,影视场景实景还原成为一大吸睛亮点。特别引入电影《抓娃娃》的拍摄道具,精心复刻影片经典场景,1:1 还原剧中标志性道具与布景,设置了《海天雄鹰》《抓娃娃》双主题打卡点。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在复古工业风的背景下,沉浸式感受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能拍摄专属 “剧照”,解锁全新的打卡体验 。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电影场景的机会,也让工业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进一步提升了文化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活动现场的 “超全文创” 集市同样精彩纷呈。“铁路记忆”“光影流年” 系列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将工业遗产的厚重历史感与影视文化的时尚潮流感完美融合。这些文创产品涵盖了铁路主题手办、特色周边及青岛特色工艺制品等,种类丰富,设计精美,为参观者提供了兼具纪念价值与设计美感的丰富收藏选择,让工业美学能够被观众轻松带回家,也为工业文化与影视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的桥梁 。
馆内还设有一系列互动装置,为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受,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铁路的发展。
“与风竞速” 展面是其中备受欢迎的互动装置之一,它巧妙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中国铁路大提速的激动时刻。当参观者轻轻推动推杆,屏幕上便会呈现出列车飞速行驶的画面,伴随着逼真的音效,仿佛自己正驾驶着列车在铁轨上疾驰 。通过这个互动装置,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列车的速度变化,深刻感受到中国铁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不断突破速度极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成就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更让人们对中国铁路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
此外,馆内还有一些其他的互动装置,如模拟列车驾驶舱,让参观者可以坐在驾驶座上,操作各种按钮和操纵杆,体验列车驾驶的感觉;铁路知识问答互动屏,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普及铁路相关的历史、技术等知识,让参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些互动装置将静态的展示转变为动态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成为了铁路发展历史的探索者和体验者,让工业文化在互动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 。
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传承工业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的奋斗与辉煌,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勇往直前 。在这里,工业文化不再是枯燥的历史资料,而是通过生动的展示、有趣的互动,变得触手可及、深入人心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还是对中国铁路发展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亦或是想要带孩子进行科普教育的家长,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都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快来这里,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工业文化之旅,感受中国铁路发展的磅礴力量,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