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贵州地质博物馆:穿越时空的地质奇观之旅

标签:
贵州地质博物馆
贵州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格外吸睛。它棱角分明,好似是几块巨型沉积岩随意堆砌而成,让人不禁联想到贵州名山梵净山上那标志性的 “蘑菇石” 。其外立面的一道道线条,巧妙地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层次感,又如同贵州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这便是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设计融合了贵州溶洞、瀑布、沉积岩、矿石等丰富的地质特色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将贵州地质地貌的雄奇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一座简单的建筑,更是一件承载着贵州地质文化的艺术品,从外观上就已经向人们传达出贵州独特的地质魅力,吸引着每一位路过的人走进其中,去探索贵州亿万年的地质奥秘。

1 (1).jpg

踏入博物馆内部,仿佛步入了一条时空隧道,馆内丰富多样的藏品与精心设计的展厅,正等待着每一位观众来探索贵州地质的奥秘。

“神秘贵州” 展厅宛如一本古老而神秘的地质巨著,它以记载地史的 “书卷”—— 地层、构筑地史书卷的 “纸张”—— 岩石、解读地史的 “文字”—— 化石为元素,通过 454 件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生动形象的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片,展示了贵州地区 6 亿多年前至约 6500 万年前的古生物演化历程,引领着观众走进神秘的 “古生物王国”,聆听远古贵州的生命故事。

这里有被视为全球最古老的动物化石群之一的瓮安生物群,距今约 6.1 亿年,藏着一枚 6 亿年前的 “海绵宝宝”,它的发现为追溯寒武纪大爆发的源头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窗口。还有梁氏关岭鱼龙化石,这是一种生活在 2.2 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其体长近 8 米,是当时海洋中比较顶级的捕食者 ,它的完整程度在世界上现存鱼龙化石中都非常罕见,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漫步其中,就像穿越时空,与亿万年的生物遗迹不期而遇,感受着生命演化的神奇与伟大。

1 (2).jpg

“多彩贵州” 展厅以 “喀斯特王国” 为主题,分为沧海变迁、追根溯源、经典地貌、地质旅游四个部分。该展厅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油画、沙盘等展示媒介,从地质科学的角度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成因、类型,将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全方位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峰林、溶洞、峡谷等各种喀斯特地质景观的逼真还原,仿佛亲身游历于黄果树瀑布的磅礴之下,感受那水花飞溅的震撼;或是置身于织金洞的奇幻世界,欣赏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又或是漫步在马岭河大峡谷的谷底,仰望两侧陡峭的崖壁和飞流直下的瀑布。通过这些展示,观众不仅能领略到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绝美风光,还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地质成因,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 (3).jpg

“富饶贵州” 展厅通过黔矿之富、黔矿之成、黔矿之优、黔矿之用和黔矿之美五个部分,展示了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淋漓尽致地体现了 “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

这里展出的矿石矿物标本达 300 多件,珍贵的矿石标本、绚丽多姿的矿物晶体、赏心悦目的宝玉石工艺品琳琅满目。各种颜色的水晶、宝石、矿石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让人目不暇接。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是贵州丰富矿产资源的生动体现,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珍贵。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贵州矿产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让人们了解到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4).jpg

“奋进贵州” 展厅以贵州自然资源发展历程为主题,分地质矿产篇、地理测绘篇、土地管理篇三个部分,重点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和 300 多件(套)文物,其中不乏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珍贵手稿,讲述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体现了地质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在这里,观众可以了解到贵州地质工作从无到有、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感受到地质工作者们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文物和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激励,让人们铭记地质工作者们的贡献,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1 (5).jpg

除了丰富的展品和精心设计的展厅,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还运用了多种创新手段,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运用智能导览系统,为观众提供便捷的参观服务。观众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详细的展品介绍和个性化的参观路线规划 。智能导览系统还具备语音讲解功能,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仿佛有一位专业的讲解员陪伴左右,随时随地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地质知识。例如,当观众走到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前,智能导览系统会自动播放关于这种古生物的详细介绍,包括它的生活习性、生存年代以及在生物进化史上的重要意义,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珍贵的化石标本。

1 (6).jpg

在数字化时代,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利用 3D 建模、3D 打印、元宇宙博物馆、AI 数字人等技术,将静态的展品转化为动态的叙事,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戴上 AR 眼镜,海百合、贵州龙等珍贵地质文物从展柜中 “一跃而出”,跨越数十万年的地质变化随着观者的视线流转,虚实交融间科技感拉满。

馆内的 AI 虚拟讲解员 “贵贵”,身穿考古服、佩戴馆徽,长相软萌可爱,只要你向它提问,它一定知无不答。它不光站在门口和参观者互动,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把 “贵贵” 带在身边,比如可以随身携带的 “智慧导览机”,走到特定的点位就可以自动播放解说,还能通过 3D 影像还原当时的情景或是在互动屏幕上与 “贵贵” 一起完成知识问答,为观众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导览服务。

1 (7).jpg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参与到地质科学的探索中,博物馆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域。在互动展区,观众可以亲手操作地质勘探仪器,模拟地质勘探的过程,感受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乐趣;在化石修复室,观众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化石修复的过程,了解化石背后的科学知识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科普活动,如地质知识讲座、化石挖掘体验等,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质科学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1 (8).jpg

Related cases

相关案例

持续发展,打造“更具价值”品牌交流中心

商务
咨询
0512-816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