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脉络里,博物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沈阳博物馆,这座坐落于沈城的文化殿堂,不仅是文物的栖息地,更是沈阳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见证者 ,承载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记忆,是沈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地标。当你踏入其中,仿佛打开了一个时光宝盒,千年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在轻声细语,讲述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吸引着无数对历史与文化满怀热忱的人们前来一探究竟。

沈阳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宛如一首凝固的史诗,巧妙地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元素 ,令人眼前一亮。其外观简洁大气,线条流畅,彰显着现代建筑的简约之美 。玻璃幕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既让建筑充满了通透感,又将外界的自然光线引入馆内,为观众营造出明亮、舒适的参观环境 。
步入博物馆大厅,仿佛踏入了一个历史与艺术交织的梦幻空间 。穹顶依照故宫大政殿天花藻井纹饰设计,精致繁复的图案中,蕴含着古老的东方智慧和皇家的威严大气 。金字福禄寿禧在光影的变幻下,更添几分神秘与庄重 。利用光能驱动技术引入的阳光,投射在地面上形成巨大的时间日冕,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冕的光影缓缓移动,让每一位观众都能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更迭 ,仿佛在与千年的岁月对话。
地面中间摆放着取自沈阳滑石台山的 19 亿年前陨落的陨石,它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见证了沈阳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 。在它的周围,是精心设计的展示区域,与穹顶的日冕相互呼应,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历史文物,让观众在时空的交错中,感受着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奇妙交融 。

馆内的各个展厅布局合理,空间利用恰到好处 。展线设计流畅自然,引导着观众按照历史的脉络,逐步深入地了解沈阳的发展历程 。展厅的装修风格与展览主题相得益彰,在 “沈阳历史陈列” 展厅,古朴的色调和仿古建筑元素,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沈阳城,亲身感受着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华与沧桑 。而在 “宫苑佳器 焕彩凝祥 — 沈阳故宫藏清宫珐琅器展” 展厅,华丽的装饰和柔和的灯光,将一件件精美的珐琅器衬托得更加光彩夺目,尽显皇家的奢华与尊贵 。
除了静态的展览空间,沈阳博物馆还设有多媒体展示区和互动体验区 。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生动的历史纪录片、虚拟的文物展示等,更直观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互动体验区则为观众提供了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如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演示等,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

漫步于沈阳博物馆,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每一件展品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时光的光芒 。在这里,辽代的珍宝诉说着草原帝国的辉煌,清代的遗珍展现着皇家宫廷的奢华,而各时期的文物则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沈阳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 。
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辽代的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和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 。这两件梅瓶出土于康平县沙金台乡张家窑林场长白山辽墓群 ,是辽代瓷器中的珍品。瓶身通体施白釉,图案为白地黑彩,共有五只动物,分别为一只梅花鹿、一只羊、两只狗和一只兔子 ,它们均匀分布在梅瓶的四个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草原猎狗狩猎图 。这五只动物大小按照真实比例描绘,个个体形健硕,造型传神,姿态优美,充满力度 。从画面上所呈现的元素看,有专家将其称之为 “秋山图”,反映了契丹人秋季捺钵活动的场景 ,是秋捺钵在器物上表现的首例,堪称海内孤品 。
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与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大小器形相仿佛 ,环瓶腹部是五朵牡丹花,花瓣盛开,将梅瓶五等分,每朵牡丹花周围有枝叶和花骨朵纹饰缠绕,五组图案纹饰基本相同 。在梅瓶颈部下方有一周连续的波浪、卷曲线条及圆点构成的组合纹饰 。整体纹饰布局饱满、绘画细致、图案精美 。牡丹花自古以来就被赋予 “富贵吉祥” 的美好寓意,深受人们喜爱,这件梅瓶上的牡丹花,开得大而热烈,颇有游牧民族的气质在内,奔放、大气、不拘一格 。

沈阳博物馆的一层,设有《宫苑佳器 焕彩凝祥 —— 沈阳故宫藏清宫珐琅器展》和《大器精工 —— 沈阳故宫藏清代宫廷家具展》 ,着重展示了盛京宫廷宝藏的华美富丽 ,让人们得以一窥清代宫廷的奢华生活 。
在《宫苑佳器 焕彩凝祥 —— 沈阳故宫藏清宫珐琅器展》中,遴选了沈阳故宫馆藏的不同品类与用途的清宫珐琅器 101 件 ,其中多为首次亮相 。这些藏品高贵典雅、晶莹华丽,既有宫廷陈设品及实用器,也有宗教祭祀用品 。掐丝珐琅蟠龙透雕宝相花兽耳冰箱,造型独特,工艺精湛 。冰箱的外壁以掐丝珐琅工艺装饰,蟠龙腾云驾雾,宝相花绽放其间,兽耳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
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体现了清代皇家的奢华与品味 。乾隆款掐丝珐琅甪端香薰,以甪端为造型,甪端是传说中的祥瑞之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国泰民安 。这件香薰通体以掐丝珐琅工艺制作,色彩鲜艳,纹饰细腻 ,点燃香薰时,香烟从甪端的口中袅袅升起,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仙境 。

《大器精工 —— 沈阳故宫藏清代宫廷家具展》共展出沈阳故宫馆藏清宫家具 51 件 ,其中多数为首次与观众见面 。这些家具涵盖坐具、承具、储物用具和屏风等类别 ,多数为清宫造办处制作,也有些是由官府采买或由地方官员进贡 。清红漆雕龙交椅,造型庄重,气势恢宏 。交椅的椅背、扶手和椅腿上均雕刻着精美的龙纹,龙身蜿蜒盘旋,龙鳞清晰可见,龙爪刚劲有力 ,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
清紫檀木浮雕云龙小立柜,采用珍贵的紫檀木制作,柜体上的云龙浮雕栩栩如生,云雾缭绕中,巨龙若隐若现,仿佛在天际翱翔 ,体现了清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清紫檀雕云龙弘历御书围屏,屏正面为乾隆御笔行书《戒得堂记》 ,文末下钤 “乾”“古稀天子之宝” 印 。围屏的边框和隔扇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龙纹,与乾隆的御书相得益彰 ,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清代宫廷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

战国时期的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沈阳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些战国布币,它们的形状独特,有的平肩方足,有的耸肩尖足 。这些布币的出现,反映了战国时期沈阳地区商业的繁荣和货币经济的发展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布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换媒介,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一枚布币上的铭文,都记录着铸造地名或重量信息 ,为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地理格局和货币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秦 “廿六年” 陶瓷残片,是迄今在沈阳发现的唯一有明确纪年的秦代文物 。虽然只是一块残片,但它却见证了秦代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统一的政策,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等 。这块陶瓷残片上的 “廿六年” 字样,表明它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烧制的 ,对于研究秦代的制陶工艺和沈阳地区在秦代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除了战国布币和秦代陶瓷残片,沈阳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其他时期的文物 ,如汉代的铜镜、唐代的三彩器、宋代的瓷器等 。这些文物如同一条时间的线索,将沈阳的历史串联起来 ,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和解读 。

沈阳通史展,作为沈阳博物馆的核心展览之一,犹如一条时间的长河,从 11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缓缓流淌而来,一直延伸至 1948 年沈阳解放 ,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沈阳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 ,让观众得以一窥这座城市漫长而丰富的历史画卷 。
展览分为 “沈阳源流”“天眷盛京”“近代风云” 三个展厅 ,每个展厅都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展品,讲述着沈阳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 。
在 “沈阳源流” 展厅,观众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7000 年前,新乐人在这里翻开了沈阳历史的第一页 。展厅中陈列着新乐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筒形罐、炭化木雕艺术品、煤精制品等文物 ,这些文物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见证了沈阳作为原始农业摇篮和多元文化交融之地的辉煌 。原始崇拜的萌芽,预示着新乐人精神世界的觉醒,也为沈阳的历史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当手持青铜短剑的郑家洼子人在此渔猎之时,中原文化已逐渐渗透到这片土地 。
公元前 300 年左右,沈阳被正式纳入中原燕国的版图 。经过秦汉两代的发展,沈阳地区开创了城郭相望的盛世画卷 。展厅中的战国布币、秦 “廿六年” 陶瓷残片等文物,都见证了这一时期沈阳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随着辽、金、元等北方民族政权的相继崛起,沈阳地区迎来了民族文化融合与发展的高潮 。辽代金面具、辽代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辽代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等珍贵文物,展示了辽代独特的文化风貌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物证 。

“天眷盛京” 展厅则将观众带入了清朝的盛京辉煌 。1625 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使其跻身于帝都之列 。皇太极在此改族名为满洲,定城名天眷盛京,并建立大清,为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的诞生全面奠定基础 。清廷入主中原后,盛京作为龙兴之地、陪都重镇,得天恩眷顾,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代皇帝十次东巡盛京祭祖,使城市得到持续发展 。展厅采用宫廷黄为主色调,与盛京盛世交相辉映 。
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王公贵族与黎民百姓共同安居乐业的 “盛京十二时辰” 场景 ,通过高科技的投影技术和声光电效果的完美结合,将沈阳古代的城市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从晨曦初露的市井喧嚣,到夜幕降临的灯火阑珊,每一个时辰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故事 ,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沈阳,亲身感受着盛京的繁华与安宁 。
展厅中还陈列着可触摸查询的《四库全书》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设备,轻松地浏览这部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电子版 ,了解它的背景、作者、成书过程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展厅还展示了许多与盛京历史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和图片 ,如古代的兵器、铠甲、瓷器、书画等,它们见证了盛京古代的军事力量和文化繁荣 。

“近代风云” 展厅展现了沈阳近代百年的风云变幻 。在列强环伺和战争硝烟中,沈阳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与考验 。面对侵略与压迫,沈城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通过变革自强艰难地开启了沈阳近代化的进程 。张氏父子主政时期,各界爱国人士积极践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沈阳近代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
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伪满洲国的建立,沈阳进入十四年沦陷时期 。日伪的统治与侵略改变了沈阳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沈城人民展开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浴血抗争,与全国人民共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解放战争的硝烟洗礼,沈阳首先获得光明,走向新生 。
展厅突出沈阳工业发展史,采用蓝、绿、红三种颜色作为不同时期的主色调 ,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了沈阳在近代工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以及沈阳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精神 。

沈阳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工作,不仅有助于增强沈阳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沈阳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让沈阳的历史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文化的传承从未止步 。沈阳博物馆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探寻历史的道路,让我们在领略文物魅力的同时,汲取文化的滋养 。它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的殿堂,更是一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承载着沈阳这座城市的记忆与希望 。在这里,我们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